凯发app官网开户视频访谈

市社会救助局: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扎实兜牢民生底线 -凯发app官网开户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日
来源:天门市融媒体中心

开场语: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天门市人民政府网和天门网联合举办的“在线访谈”栏目。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策解读,促进互动交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节目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天门市社会救助局局长康波涛,就社会救助工作与各位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康局长,您好!

康波涛: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与各位网友就社会救助工作进行交流。

主持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要“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 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此次出台的《意见》具体在哪些方面对社会救助体系进行了健全和完善?

康波涛: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集中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民心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建立和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住房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临时救助制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20年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改革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和健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社会救助制度的指导性意见。这次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意见》,就是在系统总结近年来在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的政策框架。

一是高度强调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要求和部署,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效率有效提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的总体要求。

二是提出了合理确定低收入人口范围的指导意见。《意见》从类别和标准两个方面界定了“低收入人口”。明确规定低收入人口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以及其他困难人员。同时规定了低保、特困和低保边缘家庭的收入和财产标准,以及刚性支出家庭的认定标准,从而使对象界定更加清晰、更加规范。

三是分门别类对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在“扎实做好基本生活救助”部分,重点强调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可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等其他特殊困难人员,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救助。

在“完善专项社会救助”部分,推出一系列新政策,主要是将专项救助对象范围扩大到全体低收入人口,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对象享受待遇的水平作出细分,体现了“分层分类”的原则。

在“加强急难社会救助”部分,强调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并且规定先行救助原则,从而进一步增强“救急难”功能,便于其及时有效化解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部分,重点强调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以及积极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在“做好其他救助帮扶”部分,鼓励各地采取取暖补贴、殡葬费用减免等救助帮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原来仅限于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帮扶措施延伸至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从而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内容和对象人群。

在“鼓励开展慈善帮扶”部分,再次强调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面向低收入人口开展慈善帮扶活动,并重点强调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这对于优化社会救助资源供给,提高社会救助资源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人:在全面开展乡村振兴中,社会救助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方面与乡村振兴是如何有效衔接的?

康波涛:2023年是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的重要一年,我们坚持保民生、兜底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作为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来抓,保持兜底保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是拓展兜底保障范围。根据“适度扩大兜底保障政策覆盖范围”的要求,对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落实就业成本扣减、低保渐退、就业成本豁免等政策。健全机制加强监测,加强与乡村振兴、医保、卫健、人社等有关部门数据共享与比对,实现了对全市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预警全覆盖。对乡村振兴部门确定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进行逐人逐户核查,对系统预警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及时进行入户走访,做到早发现、早帮扶。

二是着力健全线上线下主动发现。市民政部门以大数据为抓手,全面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采取“四结合”方式,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从“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让符合救助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得到及时救助。

坚持线上预警与线下核查相结合,通过线上实时预警与线下入户核查相结合的主动发现工作模式,将遭遇突发性困难人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救助帮扶。

坚持信息比对与主动救助相结合,通过与乡村振兴部门信息比对,将符合条件的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及时纳入低保、特困范围。

坚持主动摸排与认定帮扶相结合,对低保边缘家庭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人口开展摸排,对摸排中发现符合低保、特困条件的及时纳入,对渐退期满及时予以退出,对出现临时性困难人员给予临时救助,对存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饮水等困难的群众及时转介到相关部门。

坚持经济状况核对与入户走访相结合,对申请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救助人员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结合入户走访情况综合判定其是否符合保障条件,有效杜绝“错保、漏保”现象。

主持人:现在已到年末,今年我市的社会救助工作进展如何呢?

康波涛:今年以来,全市民政部门切实担负起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力做好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不断提升民生兜底保障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更有温度。

一是着力筑牢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我市健全了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分层分类的大救助制度体系。创新“党建 社会救助”“物资 服务”“主动发现 报告”的救助模式。今年1至11月,全市保障低保对象24093户43228人、特困供养对象4288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02亿元,坚决兜牢了民生保障底线。

二是着力解决困难群众急难愁盼。我们通过简化办理流程、开展多形式救助、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等方式,快速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对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工作进行跟进,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题。社会救助服务事项全面实行“掌上办、随时办、跨域办”,我市困难群众可通过手机申请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为进一步优化低保审核确认程序,加快构建社会救助信用体系,不断提高低保审核确认效率和服务管理水平,从2023年11月1日起,我市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核确认低保对象。对认定为诚信申报对象的低保申请家庭,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确认工作,并在申请临时救助等其他救助时,可以先行救助。对于认定为诚信申报对象但不符合低保条件的,按主动发现要求,综合评估救助需求,落实相应救助帮扶措施。对于主动报告家庭经济状况变化不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可视情给予6个月以内的低保渐退期。

三是着力助推救助政策精准落实。“精准”是社会救助制度公平公正运行的应有之义,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通过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对象认定办法,健全救助对象精准认定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夯实精准救助基础。及时准确了解困难群众所忧所思所盼,推进困难家庭救助需求综合评估,根据其具体困难类型、程度和特点,相应给予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或急难社会救助,把各项救助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救助对象精准、措施精准、成效精准,实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难有所帮。每月对低保、特困对象开展动态管理,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对乡镇(街道)审核确认对象进行入户抽查,坚持“审核确认张榜公示、保障对象长期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确保政策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设立投诉举报电话和社会救助热线,及时处理群众或舆论曝光问题线索。全面压实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核查责任,切实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体现的是党和政府的民生厚度、政策温度,以及全社会的文明程度。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我们一定能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新时代社会救助实现高质量发展。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

网站简介广告服务标识说明凯发app官网开户的联系方式法律声明建议投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