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天门”之变——告别烟熏火燎 点“燃”幸福生活 -凯发app官网开户
黄潭镇窑台村居民正在使用天然气。(天门网全媒体记者刘银斌摄) ●天门网全媒体记者邓慧遐
随着“啪”的一声清脆点火声,蓝色的天然气火苗在燃气灶上舞动起来,锅里很快热气腾腾。
1月8日,九真镇郭大村15组村民汪小发家,汪小发一边炒菜,一边喜滋滋地说:“我以前在陕西打工,前不久回家后,惊喜地发现,天然气通到我们村里啦!”
“村民们能跟城里人一样享受清洁能源,告别了祖祖辈辈难以摆脱的烟熏火燎,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村党支部书记郭又成接过话茬。
曾有过烟熏火燎的日子
以前,村民做饭取暖靠烧柴,烟雾很大,气味不好闻。柴禾用完了,就要步行很远的路到处找柴砍柴。但砍柴给生态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
后来,村民们改烧煤。煤要点燃,就得先用柴禾来烧引,一股股气味比烧柴禾更难闻。当时,村里是“家家点火、四处冒烟”,灰色的烟雾长龙直冲天空。烧煤之后的灰渣随意倾倒,流进水里,河流也被污染。
“多年后,部分人改烧沼气。沼气是以人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的。我们村的沼气池供气量不大、供气不稳定、技术上常常出状况,特别是沼气池有臭味,大家并没有广泛接受。”郭又成说。
近些年来,村民们普遍使用液化气罐。“烧液化气罐还是不划算。因为一两个月就要换一次气,气罐站距家里十几里,每次换气都要骑着摩托车把罐子拉回来,如果请人送气需要加路费。”汪小发说。
另一位村民算了一笔账:“以往我们家一个月一罐液化气得100多元。自从用上天然气,一个月只要几十元。”
“气化乡镇”让天变蓝
“如今,郭大村通了天然气,不仅做饭炒菜又快又干净卫生,我们村天也变蓝了,水也变清了。”郭又成说,村里再也不见烟熏火燎,也闻不到沼气的异味,呼吸顺畅了许多。
几年前,我市启动了“气化天门”工程,先后引进华燃、中燃两家公司,组建全市乡镇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建设指挥部,每周每月检查督导、通报进度,不定期举办项目工程推进会,市纪委监委先后10余次进村入户实地走访,不定期到职能部门、服务窗口、施工现场明察暗访,为“气化天门”保驾护航。
2019年11月,我市乡镇镇区实现了天然气全覆盖。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540个村已有453个村通气。
“现在,我们做饭‘伸手开气’、洗澡‘热水随来’、取暖‘安装地暖’,日子过得舒心。”在九真镇张庙村,71岁的彭结半打开天然气灶,不到4分钟时间就炒好了一盘青菜。他说,自从用上天然气,自家厨房里比过去干净多了。
黄潭镇七屋岭村5组村民何勇涛算了一笔账:“自从用上天然气,做饭炒菜又快又干净。村里再也没有砍柴的,更没有堆柴火垛、秸秆垛的了。”城里人纷纷来村里看花、采摘、来吃农家菜,带动了乡村旅游。
实施“气化天门”,只是天门亮剑大气污染,守护蓝天白云的一个侧面。据悉,“十三五”期间,省布天门具体指标任务中,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化学需氧量减排、二氧化硫减排、氮氧化物减排2019年已提前完成,并持续向好发展,氨氮2019年较2015年减排11.51%,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2.1%,好空气已成为天门一张靓丽的名片。
短评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天然气在农村的普及,改善了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用上了经济、安全、方便的能源,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清洁能源的推广,改善了生态环境,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促进我市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天数名列全省前茅,获评中国生态魅力市。“气化天门”的实现,也改善了基础设施,让城乡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配置更加均衡,为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扫描二维码
在您的设备上浏览本页